讲述人:宁知远
1979年2月5日,中共吉林省委通知:任命徐志谦为党委副书记;任命樊万清为副院长。3月4日,省委组织部通知:省委同意,吉林工学院成立党委,并设常委。
1979年3月13日,学院召开了第三次学生代表大会,选举出复院后新的学生会。3月14日,召开了吉林工学院第二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工会副主席郭元璋做工作报告,党委副书记徐志谦讲话,大会选出复院后首届工会委员会。
为了健全行政领导体制,学院领导班子决定建立院长办公会制度。院长办公会每周召开一次,讨论决定行政工作中的一些重要问题。3月31日召开的院长办公会议决定:在当前校舍不足、经费不足、设备不足的情况下,为了保证教学,要进一步宣传自力更生、勤俭办学的思想,千方百计地挖掘现有房舍和设备潜力,自己动手,利旧利废,在教学楼内挤出部分房间,尽快改造建立起教学急需的物理、化学等基础课实验室,改建几个阶梯教室,积极筹备6000平方米家属宿舍和化工实验楼的基建工作。在培养、提高师资水平方面,开始举办外语、计算机应用等短期培训班,组织100多名干部和教师参加学习。审查通过了《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和各部门《职责范围》等规章制度,逐步建立起正常的教学和管理工作秩序。
1979年3月28日,学院发出《关于积极开展科研工作的通知》。为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要求各系室和全体教师都要十分重视科研工作,活跃学术研究氛围,制订出科研工作规划,逐步把学院建成教学、科研两个中心,为实现国家的四个现代化做出积极的贡献。6月10日,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批准出版《吉林工学院学报》。
1979年3月下旬,学院为了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决定成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宣传部、团委、教务处、马列主义教研室等4个部门的负责人组成,党委副书记徐志谦任组长。
1979年4月10日,学院受中共吉林省委工交政治部的委托,由管理工程系首次举办的企业管理干部学习班开学,培养对象是省内的在职企业管理干部。
1979年4月11日,根据中共吉林省委组织部《关于吉林工学院成立党委,并设常委》的决定,学院发出《关于组建党委工作安排的通知》。为了做好组建党委的准备工作,成立了组建党委筹备工作组,向党员进行党员权利、义务教育,起草工作报告和酝酿党委侯选人等工作。
1979年5月19日,吉林省经委批准成立“吉林工学院知青服务队”。服务队属于集体所有制,实行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方针。首次招收下乡留城青年100多人。知青服务队的成立,较妥善地解决了教职工子女的就业问题,有助于安定团结,解除了部分教职工的后顾之忧。
1979年5月28日至29日,召开了中共吉林工学院第二次党员大会,也是复院后召开的首次党员大会。大会听取了徐志谦代表组建党委筹备工作组所作的《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把学院建成基本完整的教学、科研体系而奋斗》的工作报告。《工作报告》总结了复院半年来的工作,认真分析了面临的形势,提出了今后两三年内的工作任务。大会选出了由17人组成的中共吉林工学院第二届委员会,选举徐志谦为书记,李鸣岐为副书记。
1979年6月3日,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核子工程系主任、美籍华人汪志馨教授应邀来院讲学。讲学的主要内容是介绍美国高等学校教育工作情况和有关辐射化学方面的专业知识。这是学院复院后第一次邀请国外专家来院进行讲学。
1979年7月,学院党委在认真分析了学院恢复初期的客观形势和党内外思想状况的基础上,在全院党员中开展了思想整顿活动,集中进行了民主集中制、安定团结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等三个方面的教育。
1979年8月14日,经院党委全委会选举,中共长春市委宣传部批准,中共吉林工学院纪委检查委员会正式建立。新建立的纪委检查委员会由7名委员组成,徐志谦兼书记,李鸣岐兼副书记。
1979年8月18日,根据国务院批准教育部〔78〕166号文件《关于退还被占用校舍的请示报告》,中共吉林省委第一书记王恩茂主持召开了省委常委会议,专门讨论了退还吉林工学院等院校被占用的校舍问题。省委办公厅印发了省委常委《关于解决党校等单位房子问题的会议纪要》。《纪要》提出:省委党校重建校舍,把校舍归还给吉林工学院。关于解决学院实习基地,《纪要》提出3个方案:一是把第二机床厂全部交还给吉林工学院;二是交还吉林工学院原有部分,新建部分仍归长春市机械局;三是工厂不交还,负责承担学生的实习任务。省委的决定,对解决学院校舍和实习工厂问题创造了有利条件,鼓舞了广大师生做好恢复工作、努力办好学院的信心。
1979年9月,按照中央宣传部和中共吉林省委、长春市委的部署,在全院师生员工中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为适应我省工业发展需要,加快学院的恢复、建设与发展,经上级批准,1979年暑期,学院决定成立化学工程系,增设化学工程、高分子化学工程两个新专业;基础部设数学师资专业。这3个新设专业均从当年开始招生。至此,学院已有8个专业,在校生由复院初期的320人增加到731人。
1979年10月18日,学院举办了庆祝建国三十周年学术报告会,副院长王雒文教授在会上讲话。会议征集了各类学术论文38篇,宣读16篇。长春邮电学院等兄弟院校和厂矿、科研单位的30多人应邀参加了报告会。这是复院后首次举办的学术报告会,对推动学院深入开展学术活动起到了促进作用。
为了推动学术活动和科研工作更加广泛深入地开展,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水平,学院于11月初专题研究了科学研究工作。学院决定:除组织一部分专业课教师赴外校进修提高或做好以后开课准备外,有计划地组织部分专业课教师,独立承担科研课题,与兄弟单位开展合作项目,组织教师赴外地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资料,争取多承担国家和省的科研项目,集中力量把科研工作搞上去。通过上述措施,仅1979年一年,学院就新接了2项国家项目,1项省项目,2项委托项目和2项自选项目,打开了科研工作新局面。同时,也同校外扩大了学术交流活动。3月,参加了吉林省金属学会年会,交流了4篇学术论文;4月,参加了在杭州市举行的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热处理学会第二届年会,卢光熙、刘云旭、郭成言的论文在会上进行了宣读和交流。在此期间,刘云旭等解决了高层建筑施工中螺纹钢筋断裂的重大技术关键问题,使学院科研工作在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中,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1979年11月5日,学院制订了《吉林工学院1979—1984年师资培养工作规划》。
1979年12月12日,学院成立了“吉林工学院学术委员会”,副院长王雒文教授任主任委员,副院长樊万清等10人为副主任委员。同日,学院还建立了吉林工学院学报编辑委员会,副院长王雒文教授为总编,卢光熙副教授等15人为编委。
为了加快学院的恢复、建设与发展,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1979年12月27日,学院向中共吉林省委和吉林省人民政府上报《关于加速吉林工学院建设的意见报告》。
1979年12月30日,电子计算机室安装完毕,正式交付使用,为开展计算机课的教学和教师的科研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