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刘冰婕

199122日,应学院邀请,哈萨克斯坦国立大学化学系茹班诺夫教授,来院进行为期40天的讲学活动。同年9月,根据以前签订的协议,哈萨克斯坦国立大学派阿哈托娃·米拉、加哈谢诺娃·阿依古丽两名留学生,来学院攻读化学工程及催化剂专业硕士学位,这是复院以来首次招收的外国留学生。9月初,延吉市党政代表团来学院商谈人才培养和技术合作事宜,双方签订了《教育、科研、生产合作延期协议书》。

根据省政府常务会议通过的“关于省直部门和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与县(市)实行财政收入升级进格,补贴县脱贫致富及扶贫工作双向承包制,进一步推进我省财政规划的实施”精神,省政府决定:由吉林工学院和吉林省电力局承包双辽县。按这一决定,三方协商于19913月签订了《实行财政计划包保责任书》。学院成立了以院长刘云旭为组长的包保工作组,赴双辽县开展工作。经过半年多深入有关机关及部分企业调查研究,协助县政府制订了《双辽县“八五”工业振兴规划》和《双辽县“八五”农业发展规划》。在此基础上,协助县重点企业开展了技术改造和产品开发工作。半年中,同全县企业协调技术改造和开发项目40余项;参加项目可行性论证、开工审查、项目验收和技术咨询等20余项;为企业衔接经营管理和技术问题10余项。

在开展包保工作中,为做好经济、技术、信息交流和人才培训工作,学院邀请中共双辽县委、县政府领导参观了学院举办的科技成果展示会,并表示优先在承包县推广和转让科技成果。在人才培训方面,学院派出3名专业教师,在双辽县开办了首期企业领导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班,并颁发了继续教育证书。

1991420日,学院召开了军民共建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中共吉林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张国学等参加了大会。81103部队九连、五连、三连,吉林工学院材料工程系、计算机及电子工程系、自动化及电气工程系等6个先进集体和20余名先进个人受到表彰和奖励。中共长春市委副书记邢志在讲话中指出:吉林工学院和81103部队结成共建对子后,扎扎实实地开展了军民共建活动,创造出“四学四讲”和“兵学对话”等富有成效的好形式,取得了成果,积累了经验,对春城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无愧于“军民共建标兵单位”称号。

1991725日,时任国家教委副主任朱开轩,在吉林省教委同志陪同下,来学院视察工作。朱开轩对学院的办学思想、办学方向、按大类专业招生、教育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和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等,都给予充分肯定。

全国第四届部分理工科院校后勤工作改革研讨会,于199185日在学院召开。来自全国16所高校主管后勤工作的院()长和总务处长共32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就后勤工作改革,完善承包责任制和强化监督措施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地讨论。学院在大会上宣读了《深化后勤改革,完善承包责任制的几个问题》和《节水节电,利民利校》两篇论文。

根据吉林省计经委、科委和教委《关于组织我省大中企业走访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的通知》,加强高校与地方经济结合,使学校的科研成果向生产领域扩散,更快地转化为生产力,做到科研工作为发展地方经济服务,学院于19918月举办了实用科技展览,并向社会开放。

这次展览,共汇集了学院近期完成的部分科研成果100余项,反映学院近年来在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中所取得的新成就。展览从85日开始,在1个多月的时间里,接待了来自吉林省各地区、各企业的参观者3000多人,与200多家企业就40多个科研项目的转让和移植进行了洽谈。时任吉林省副省长王云坤及国家、吉林省和长春市有关部门领导也来学院参观,对学院科研工作所取得的成果给予赞扬。省计经委和省科委领导参观后,立即向全省各地、市、县计经委和科委发出通知,要求组织有关企业来学院参观或洽谈业务。

根据国家教委和吉林省《关于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的意见》,学院制订了《选派青年教师(干部)参加社会实践方案》。首批下派的23名教师(干部),于199195日,分赴省内洮南、双辽、公主岭3个县市的9个系统进行为期1年的社会实践。青年教师(干部)参加社会实践主要是参加基层的生产劳动锻炼,运用所学知识开展技术服务,使青年教师(干部)加深对党的改革开放总方针、总政策的理解,培养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作风,增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在全面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中,学院十分重视体育教学工作。在机构设置上,将体育教研室改为体育教研部;师资队伍建设上,有教师22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8人,形成一支政治、业务素质较好,结构合理,老中青三结合的教师队伍;在教学设施上,新建了一个400米标准跑道,能容纳5000名观众的围墙式水泥结构看台和钢管网格结构主席台,场地排水畅通的田径运动场,还有1个足球场、6个篮球场、3个排球场和两个网球场;在教学工作上,不断修订了体育课教学大纲,制订了“成绩综合考核办法”,加强了体育理论课教学,开展了女子排球、健美操等新课程,采用了部分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学术活动和科研工作方面,教师编写教材、撰写论文和研制科研成果共120多项,“电动计圈器”和“可调式安全跨栏架”两项成果在教学中得到应用,分别受到吉林省表彰和奖励,并获得国家的新型发明专利。

吉林省教育科研“八五”重点课题研讨会在吉林省高教学会主持下,于19911024日在学院召开。全省12所大专院校的45名专家参加了这次研讨会。学院介绍了“关于吉林工学院试题库建设基本情况”,参观了力学教研室陈立民副教授与院计算机站合作研制的“理论力学试题库”,受到与会人员的重视和好评。

理论力学试题库,是由1台微机和1台打印机组成的试题库管理系统,它可存取、打印全部考题、图形和表格。这个试题库,覆盖了国家教委要求的全部试题内容,突出“三基”,没有偏题、怪题。它选出并新编独立试题500多道,难易适度,题型齐全,覆盖面大,基本题、综合题、提高题的比例为7:2:1。试题库采用中文导引,人机对话的方式形成试卷,操作简单、迅速,不熟悉计算机的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也可以根据教学要求,迅速调出适用的考题组成试卷,选用一套试卷只需10分钟。印出的试卷清晰规范,答案存入计算机,便于随时调出和评卷。

采用试题库的方法,杜绝了长期以来常规的人工命题中,命题人的主观因素和任课教师随意缩小复习范围以及学生押题不良做法。同时,也较好地解决了人工命题必须书写整齐、绘图清楚,每学期都要花费很多时间命题,重复工作量很大,以及命题人与任课教师容易产生矛盾等弊病。采用试题库的办法,是考试命题工作上的一大改革和进步。

1991年,学院的科研工作,在面向地方经济建设,为乡镇企业、贫困企业服务的思想指导下,又有了新的进展。全年省级立项工作有了较大的突破,纵横向立项课题共16项,项目总投资(包括校内基金)达100多万元,创造了复院13年来最高水平。全年又有9项课题通过了省级鉴定或评审。

为适应学院发展需要,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在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加快了学院基本建设步伐。1991年完成的基本建设项目有:10500平方米的图书电教大楼、400米标准跑道的田径运动场、3771平方米的7层家属住宅楼和学生四栋(公寓楼)的扩建、接层等工程。此外,还有已开工的锅炉集中供热改造工程、2400平方米的校园柏油路面工程和大面积的校园绿化工程等,使校园面貌有了明显变化,为师生员工的学习、工作、生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991年,在党的十三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指导下,根据中共吉林省委和长春市委的部署,院党委在全院干部、教师和学生中,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关于社会主义若干问题学习纲要》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把学习《纲要》和学哲学紧密结合,提高领导班子的思想理论水平,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学院工作的首位;在教职工中,坚持每周三的半日学习制度,做到学习有计划、有材料,使理论学习规范化、制度化;在学生中,也组织了《纲要》的学习,并纳入德育教育课,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还自发地建立起56个“学马列、学毛著、学党章”的学习小组和业余党校,有256名学生递交入党申请书,26人加入了党组织。

1991年,学院工作有了新的进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多次出席全国及省的会议,并受到表彰。424日,中宣部、团中央和国家教委在广东省保安县岩湖联合召开“全国高等学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座谈会”,学院副院长程士瑛参加了这次会议,学院被授予“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称号;624日,由中组部、中宣部、国家教委、团中央、全国教育工会联合召开的“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暨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表彰会议”,党委书记杜立政参加了会议,并在大会上作了《从教育培养入党积极分子抓起,认真开展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的专题发言,受到与会同志的好评。杜立政被授予“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称号;同年10月,在全国第二次高校实验室工作会议上,学院金属切削实验室被授予“全国高校实验室工作先进单位”称号;12月,经吉林省推荐,学院王承中副教授代表数学教研室,出席了由中宣部、国家教委和全国总工会联合召开的“全国教书育人表彰大会”,数学教研室被授予“教书育人先进单位”称号。此外,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七十周年前夕,中共吉林省委和长春市委先后召开了“创先争优”表彰大会,院党委被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标兵”称号。

1991年,学院很多基层单位,紧密围绕教学中心,主动为教学、科研和群众生活服务,成绩显著,也被省、市主管部门授予“先进单位”等称号。中共长春市委宣传部,授予学院理论学习中心组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先进集体”,党委宣传部为“组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先进单位”;院纪委被中共长春市纪委评为“纪检工作先进集体”;学院被省、市评为“军民共建标兵单位”“双拥模范单位”和“军训工作先进单位”;院工会被长春市教育工会评为“长春市文教系统工会工作先进单位”;院团委被共青团长春市委评为“红旗团委”;院党委统战部被长春市人民政府对台办评为“对台工作先进集体”;院保卫处被长春市公安局评为“标准化建设甲级单位”和“防火先进单位”;院计财处被吉林省财政厅评为“省级事业行政单位决算先进单位”;院科研处被吉林省教委、科委授予“进步杯”“金桥杯”荣誉。

吉林工学院自197810月复院后的13年中,克服了重重困难,在恢复中前进,在改革中发展,学院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到1991年末,学院已设有9个系、25个专业和专业方向,其中本科专业和专业方向19个、专科专业6个,在校研究生、本专科生总数已达3990人。13年中,又培养出各类毕业生5627人,其中研究生64人、本科生3992人、专科生956人、夜大生455人、干部班学员160人,成为吉林省省属一所规模较大、基础雄厚、门类齐全、多层次、多学科的重点工科院校。